IMF警告-溢出报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美国时间7月29日发布了《溢出报告》。IMF警示称,发达国家收紧货币政策导致金融环境急剧收紧,加上新兴市场经济体普遍开始出现结构性放缓,两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伤害,在下行风险情况下,将导致全球GDP在2015年损失1.5-2个百分点。

IMF表示,不断变化的增长格局正成为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主要源头,其中两大趋势背景最值得注意:一是发达国家开始货币正常化,导致全球金融环境不断收紧和利率上升;二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放缓,从增长高峰跌落,进入长久的下滑阶段。

报告称,新兴市场正普遍经历经济下滑,并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溢出”效应。“溢出”将通过多重渠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贸易、商品市场、以及金融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市场面临的“邻居效应”(当地的溢出效应)。过去十年,区域贸易和金融流动(尤其在亚洲)已经大大加强。因此,源自主要新兴市场的冲击往往会对最邻近的“邻居”国家造成最直接影响,无论是通过贸易、跨境融资还是汇款等渠道。

IMF研究表明,尤其是来自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委内瑞拉这四个国家的增长放缓“溢出”效应将对他们的邻居国家造成巨大影响。其他新兴市场的风险也不容小觑,例如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风险。

尽管全球风险已经改善,重大的下行风险仍然存在,尤其在新兴市场。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是相关的,而且可能会相互影响。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正常化导致金融环境比预期更快地收紧;新兴市场结构性放缓比预期更深;此外,新兴市场还可能面临更紧张的金融压力。

收紧货币政策的发达国家主要收到金融环境紧缩的影响。总体来看,大型发达国家的产出下降相对较小,最多下降1个百分点,例如美国和英国。
更脆弱的发达经济体会受到更大影响,尤其是在零利率和低通胀的情况下,例如日本和欧元区。以欧元区为例,产出会比基线情景降低1.5个百分点,通胀将降低1个百分点。
脆弱的新兴经济体面临放大的溢出效应和政策制约,使其受伤更深。它们将面临大约3-4个百分点的产出损失(与基线情景相比),原因是持久的生产力下降、新兴市场小伙伴们贸易走软、以及商品价格下跌。
对于中国,IMF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放缓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比对本地区其他新兴市场的影响更大。平均来看,中国经济放缓将拖累发达国家增长约0.15个百分点,其中各国影响不一,日本受到的影响最大(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密切贸易联系)。相比之下,中国经济放缓对其他新兴市场的整体影响更小,不过其中商品出口国可能会影响更大。

IMF强调,溢出风险要求各国在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行动,无论是溢出效应的来源国还是接受国。